返回首页

怎样将织好的长条巾缝合成帽子?

来源:www.huanlebuluo.com   时间:2022-09-05 23:23   点击:124  编辑:燕澜   手机版

这个就比较灵活了

首先围巾具体有多长,如果很长的话可能不需要全部用到。

个人制作方法建议:

1.先量一下头围尺寸及围巾长度,还要确定一下想要的帽子的高度和围巾的宽度。

2.根据要的头围把围巾裁成一致的尺寸,如果毛线织的有弹性可以适当缩短2-5CM左右

3.如果要的高度超过围巾宽度,建议再裁一条后续拼接使用

4.将围巾两端合并缝在一起变成一个圈圈就好啦

5.如果宽度不够要再接的话,就在上面拼接一个小圆圈

6.收口,把头顶位置沿着边边走一圈线,然后抽紧,收成密闭的一个圆顶

7.喜欢装饰的可以做点毛球之类的东西再缝上即可

欢迎关注并私信我交流各种问题哦!!

我也不知道啊

襁褓、孩提、弱冠、豆蔻之年、知天命、花甲、不惑之年、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?

1、襁褓: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,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。
2、孩提:2~3岁的儿童,幼儿时期。
3、弱冠:男子20岁称弱冠。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(注意不能用于女子)。在《礼记·曲礼上》记有:男子二十冠而字。意思是,举行冠礼,并赐以字。
4、豆蔻之年:是专门用来特指女子的13岁。
5、而立之年:指一个人到了30岁。
6、不惑之年:指人到中年(这里中年指40岁)。

7、知天命:形容人到了50岁的大雅的叙述方法。
8、花甲:指60岁,是对60多岁人的雅称。
长成成人,就是走向成熟,摆脱稚嫩的过程。简而言之,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。



扩展资料
一、古文实例: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——出自于《论语·为政》
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,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,四十岁(遇事)能不迷惑,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,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,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,不会超过规矩。”
二、襁褓、孩提、弱冠、豆蔻之年、知天命、花甲、不惑之年、而立之年的解释

1、襁褓: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,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;襁褓又称作襁褓巾、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。
2、孩提:孩提之童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》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。
3、弱冠:男子弱冠之年时,需要行冠礼,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,以示成年,把头发盘成发髻,谓之“结发”,然后再戴上帽子。
4、豆蔻之年:是专门用来特指女子的13岁。
5、知天命:“知天命”不是听天由命、无所作为,而是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。
6、花甲:中国古代历法,以六十年为一循环,一循环称为一甲子,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,又称花甲。
7、不惑之年:人到中年,经历了很多事,也想通了很多事,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。
8、而立之年:人格自立、学识自立、事业自立的年龄。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,用于男性。
参考资料:
搜狗百科——襁褓;
搜狗百科——孩提;
搜狗百科——弱冠;

搜狗百科——知天命;
搜狗百科——花甲;
搜狗百科——不惑之年;
搜狗百科——而立之年;

孩子,戴上这顶斗笠吧, 。走到哪里,你都

孩子,带上这顶斗笠吧!
斗笠里藏着的我心意
走到哪里,你都或听到清新的鸟鸣
让它飞跃你的耳边,让你走上进步的阶梯

孩子,带上这顶斗笠吧,
让这片故乡的热土靠近你的心胸。
走到哪里,你都能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,
即使寒流侵袭的冬夜,你也会感到春意融融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